01
人社部公示通告,“BIM工程師”納入新職業
日前,人社部發布《關于擬發布新職業的公示通告》,在該通告中,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在列,“BIM工程師”這個職業終于有了官宣。
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丨
▼
定義:
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工程實踐過程中的模擬建造,以改進其全過程中工程工序的技術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負責項目中建筑、結構、暖通、給排水、電氣專業等BIM模型的搭建、復核、維護管理工作;
協同其它專業建模,并做碰撞檢查;
BIM可視化設計:
室內外渲染、虛擬漫游、建筑動畫、虛擬施工周期等;
施工管理及后期運維。
02
山西:裝配式建筑今后可實現質量責任追根溯源
蓋房子就像“搭積木”,房屋質量更高,還可以避免人工作業中出現的空鼓、裂縫等質量通病。近日,山西省住建廳發布《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技術導則(試行)》,今后預制構件出廠時,將統一采用預埋芯片或粘貼二維碼等電子信息技術標識,實現質量責任可追根溯源。
據悉,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可以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質量安全水平。山西省明確,今后將因地制宜采用裝配式技術。其中,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資公共建筑、軌道交通、橋梁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要率先采用鋼結構建筑技術,大跨、超高的民用建筑及工業廠房等工業建筑原則上采用鋼結構建筑技術。住宅項目鼓勵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按照宜現澆則現澆,宜裝配則裝配的原則,推廣期重點發展水平構件,用3年時間按照3:3:4的比例,到2020年實現水平構件全裝配。
為保證建筑質量,今后將實行預制構件安裝首層(首段)驗收制度。也就是說,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預制構件安裝應選擇首層或首個有代表性的施工段進行試拼裝,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監理、施工、預制構件生產等單位進行質量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
03
臺南大樓倒塌致115人死亡 建筑商等5人獲刑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3年前臺南市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事故造成115人死亡、104人受傷,臺南“高分院”將建筑商林明輝、建筑師與結構技師等5人各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判處最高刑罰5年、并處罰金9萬元(新臺幣,下同),林明輝放棄上訴入獄、臺“最高法院”駁回另外4人上訴、全案定讞。
建筑師張魁寶申請“本件追訴權”時效完成,另一名建筑師鄭進貴主張未參與大樓的建案設計,洪仙汗辯稱只是依照建商林明輝指示完成非結構的計算機繪圖工作,結構技師鄭東旭主張維冠大樓倒塌是后續變更設計及施工問題。張魁寶等4人不服原判決、提上訴。
臺“最高法院”認為,本件追訴權時效尚未完成,且張魁寶等人各有業務上過失,及其等的過失與被害人死亡有相當因果關系,原審判決已詳加說明、量刑并無不妥,駁回他們的上訴,張魁寶等人各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判處滿貫刑度5年確定。